欢迎访问银川市教育局官方网站~
依申请公开:申请 查询

关于对《银川市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2022-11-25 17:3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有关要求,银川市教育局牵头组织起草了《银川市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在2022年12月1日前,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1.将意见建议电子版发送至邮箱:jyj_px@163.com。

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一式两份)寄至: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77号银川市教育局教育二科。

联系人:潘雪  联系电话:0951-6888712


附件:《银川市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银川市教育局

2022年11月25日



附件

银川市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年修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办发〔2021〕43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银川市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实践、强化能力,面向人人、因材施教”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突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构建服务先行区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到2025年,全市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教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50%,建设2个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3-5所在区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水平职业院校,打造15个特色骨干专业和10-15个新兴专业,推动全市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适应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获得感、满意感显著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统筹普职协调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深化技工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将技工院校招生信息同步向初中应届毕业生推送机制,鼓励更多的未升入高中学生就读技工院校。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作用,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与区内高等职业学校开展五年制“3+2”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鼓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技能高考、高职学校单独招生,推动中职学生升学比例达到70%以上。(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各县〔市〕区,各有关职业学校)

2.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促进职业教育横向融通发展。实施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双优计划”,培育一批优质学校和优质专业(群),提升办学质量,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支持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争创自治区、国家高水平建设校,创建学前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发挥职业学校实训教学资源优势,面向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开放实验实训场地,设立“职业体验日”,引导中小学生增强职业发展规划意识。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发展,依托特殊教育学校增设职教部(班),开设适应残疾学生学习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专业。(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残联,各县〔市〕区,各有关职业学校)

3.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推动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将部门主导的职业培训项目和资金向职业学校集中,统一安排培训项目、计划、经费。加快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开放衔接,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在职职工、退役士兵、残疾人、失业人员等城乡全体劳动者,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建立适用于全体劳动者的灵活学习制度和教育体系。推动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照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职称评审、参军入伍、就业招聘、就业创业补贴等政策落地。(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总工会、市残联,各县〔市〕区)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采取合并、集团化办学、终止办学等形式,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合理确定招生规模。在教育资源投入中,优先保障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按照达标要求,配齐配足图书、计算机、实训设施等,加快设备更新和管理,及时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引入教学,提高校内校企实训基地利用率。在满足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要对照有关标准和教学条件的基本要求,逐步改善专业教学条件。对办学质量差、社会不认可、各项指标严重不达标的学校要依法进行合并或终止办学。支持银川职业技术学院、灵武市职教中心争创自治区优质中职学校,创建能源化工、智能制造、护理康养、计算机平面设计等4个中职优质专业群。建立和完善技工教育体系,支持建设银川市高级技工学校,建设银川技师学院,使银川市技工学校成为全区技工教育引领者。(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

(二)深化产教融合办学

5.紧扣区域发展趋势,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围绕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和银川市三新产业发展战略,精准对接人才需求,加强应用学科建设,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先发展航空物流、光电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康养休闲、旅游服务、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母婴照护等一批社会服务人才紧缺的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试点职业学校与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结成“发展共同体”,在人才、技术、实训、就业共建共享。(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各县〔市〕区)

6.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构建多元办学格局。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健全国有资产评估、产权流转、权益分配、干部人事管理等制度。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与我市各职业学校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和实训实习教学基地,探索“校中企”“企中校”的合作办学模式。(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税务局,各县〔市〕区)

7.部门协同发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市、县(市)区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统筹力度。建立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信、国资、科技、财政、税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密切配合,有关行业组织积极参与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探索培育市场导向、供需匹配、服务精准、运作规范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每年分产业编制发布我市紧缺人才尤其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目录。重点支持银川市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教学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形成我市产教融合示范项目。进一步加大银川公共实训基地实训设备购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充分发挥基地的优势和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社会作用,形成我市产教融合示范项目。(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府国资委,市税务局,各县〔市〕区,各职业学校)

(三)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8.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拓展校企合作内容。推动职业学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订单培养,加强横向课题的研究合作。培育共建一批校企合作共同体、实训基地,打造一批校企合作示范项目。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开展“入学即入职、工学结合”的订单培养模式,试点推行“订单班”学生在入学并签订工学结合学徒培养相关协议后,可拥有企业见习职工身份。严禁向学生违规收取实习实训费用。(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各有关职业学校)

9.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落实优惠政策。把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激励政策、乡村振兴规划制定的重要内容,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按规定落实相关税费政策,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可按投资额的30%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情况,作为各类示范企业评选的重要参考。加快发展学生实习实训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学生实习实训强制保险全覆盖。严禁违规向学生收取实习实训费用。(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工作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

(四)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10.深化“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劳动模范进校园、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改革育人体制机制,创新育人工作模式,加强育人条件保障,完善育人考核管理,构建“三全育人”协同推进工作体系。加强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确定1个技工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研修基地,定期培训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培育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精品课,打造各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鼓励从企业中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大国工匠、道德楷模等到职业学校兼职德育教师。每年在全市职业院校和企业选拔一批青年优秀高技能人才赴经济发达省份或国家开展交流学习研修。(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各县〔市〕区)

11.完善学校教学管理机制,推进职教“三教”改革。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根据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专业课教学大纲、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同参与学生评价。鼓励职业学校向行业企业购买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鼓励支持职业学校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深入实施1+X证书制度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广泛运用“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成果,依托职业教育云平台,大力开展校企校际、虚实结合、线上线下等形式的网络互动教学,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各县〔市〕区)

12.健全教师培养制度,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加大统筹力度,按照生师比例和结构要求配齐专业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占比。提高公办职业学校绩效工资水平,最高可达自治区内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调控线的3倍。教师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与单位工资总额基数,在分配时重点向参与校企合作等项目的人员倾斜。职业学校教师经所在单位批准兼职兼薪的,取得的合法收入原则上归个人,涉及单位权益的按协议约定分配。支持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定期到产教融合企业跟岗学习,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到职业学校兼职,推进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学校设置一定比例的特聘岗位,聘请一批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兼职任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执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各县〔市〕区)

13.完善督导评估办法,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教育部中高职公共基础课及专业课程教学标准,明确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加强对各级政府履行职业教育职责督导,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和高等职业学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做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并将年报编制工作作为职业学校管理、考核、奖补的重要依据。(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各县〔市〕区)

14.加强职业教育对外合作。支持职业学校与境外高水平职业教育学校联合开展校际交流、人员互访、人才培养、技术培训、资源建设、标准研制、科学研究等合作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联合办学和合作交流。选派一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技能领军人才、产业紧缺人才和骨干教师赴境外及国内发达地区研修学习。支持职业学校与发达地区、沿黄九省区高水平职业学校缔结合作协议,深化闽宁等职业教育区域合作。(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外办,各县〔市〕区)

三、组织实施

15.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职业学校的全面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部署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重大事项。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职责。各成员单位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做好职业教育工作。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职业教育工作者队伍,选优配强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人,落实公办职业学校在内设机构、岗位设置、用人计划、教师招聘、职称评聘等方面的自主权。

16.强化制度保障。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的体制。优化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严禁以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社会服务收入冲抵生均拨款,探索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确保公办中职(含技工学校)生均拨款标准不低于2500元/生/年,公办高职生均拨款标准不低于3000/生/年。

17.优化发展环境。清理对职业教育人才的歧视性政策。将符合条件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计划,探索从优秀产业工人和农业农村人才中培养选拔干部机制,加大技术技能人才薪酬激励力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加强正面宣传,挖掘宣传基层和一线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典型事迹,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