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银川市教育局官方网站~
依申请公开:申请 查询

银川市教育局2020答卷,请您阅卷!

2021-02-22 09:35

五个有力,五个越来越点睛2020年和“十三五”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事业发展双丰收的成绩、亮点;六个聚焦点明2021年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焦点、着力点。
    2月19日,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2021年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回顾总结“十三五”和2020年全市教育工作情况,部署“十四五”和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

  “五个有力”回眸2020年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为特殊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攻克了疫情防控、教育脱贫攻坚、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等要事、大事、难事,进一步彰显了“教育在银川”的品牌活力。
     一是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坚强有力。市、三区两县两级全部成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工委,形成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工作格局。银川二中党委等4个基层党组织获批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遴选银川九中等5所学校开展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率先在全区实施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二是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坚实有力。精准摸排返银师生信息,累计录制5000多节微课、800多节“空中课堂”和3版“开学第一课”,确保师生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分7批次错峰开学,印发三版学校开学复课“一案一单两指南两流程”,灵武市“四案六图八表”做法在全区推广,全市校园疫情防控“九方责任清单”经验在全国推广。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机制高效有力。 深化师德师风建设,表彰939名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100名师德先进个人。完成2万人次各级培训,招聘特岗教师、遴选优秀教师508名。双向选择71名公费师范生,累计认定各类名师工作室212个,各级骨干教师7590人。投入2593.55万元对6个县(市)区和17个直属学校(单位)、6个区属学校进行表彰奖励,补齐特岗教师“五险一金”17055.84万元,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尊师重教氛围日趋浓厚。
    四是破解教育民生难题精准有力。实施81个中小学幼儿园新建续建项目,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大班额比例降至2.11%。基本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206个任务(达到“5080”指标),落实配套园治理补助资金23569万元;认定158所普惠性幼儿园,落实政府购买学前教育奖补资金2522.94万元;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从2019年底的23.3%提高到50.1%,普惠率从2019年底的61.5%提高到84.97%。入选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实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100%电脑随机录取方式,首次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纳入统一招生平台。
    五是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有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1名学生被评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评选10名第四届“最美凤城少年”,“小手拉大手、创建文明城”深入人心并养成习惯。首创《银川市中小学生音乐能力评价标准》《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在全区推广,唐中教育集团获批全国文明单位,银川六中获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校园治理能力显著增强,深入推进学校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完成率达100%。创新实施“互联网+教育—双优云桥”项目,“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达到100%,3个县区和43所学校被确定为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县(区)和标杆校,项目被教育部批准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和“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试验区。
   “十三五”银川教育跨大步
    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十三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五年,我们坚持首要务、全覆盖,党的领导越来越强。市、县、校三级党组织全覆盖,确保党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一线落实,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
    这五年,我们坚持抓统筹、强投入,教育资源越来越优。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28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202所中小学幼儿园,提供学位8.7万个,在全区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验收。
    这五年,我们坚持重内涵、提素质,教师队伍越来越专。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比率达94%,小学专任教师本科率达82%,初中专任教师本科率达97%,高中阶段专任教师研究生率(含在读)达17%,“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获奖率连续5年位居全区第一、全国领先。
    这五年,我们坚持促改革、增实效,精细化治理越来越准。强化教育部门统筹、属地负责机制,深化集团办学,优化初升高指标生分配政策,建立“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双随机执法检查平台”“学校食品集中采购平台”和义务教育学校入学“绿色通道”,实现教育督导“长牙齿”。
    这五年,我们坚持固基础、上台阶,教育质量越来越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110.7%;小学六年巩固率为104.7%,初中三年巩固率为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3%,职业教育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年。
    “六个聚焦”规划2021年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起步之年,是喜迎建党100周年庆典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开展建党“百年”系列主题活动,大力开展“四史”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推进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年”活动,组织召开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全面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启动2017年至2020年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专项督查。
    二是聚焦校园安全稳定,坚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各类风险防范。加快推进校园治理工作,确保2021年各县(市)区、各级各类学校通过自治区校园治理达标县(校)验收。坚持不懈抓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维护全市学校校园安全稳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抓好消防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安全和“校园贷”“校园欺凌”等重点领域工作。实施好“八五”普法工作。
    三是聚焦人民群众关切,坚持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学前教育普及优质发展,组织召开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新建、续建及维修改造提升26所幼儿园,支持贺兰县、金凤区通过自治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评估验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出台《银川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方案》,实施新建、续建及维修改造提升55所中小学。推进特殊教育健康发展。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改善6所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新改扩建校舍14.6万平方米。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调整优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大力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四是聚焦内涵建设,坚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成年度公费师范生和本科院校毕业生等高素质青年教师招聘计划;启动新一轮“三名工作室”、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和全员教师培训。持续开展“推进课堂变革”活动,开展“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培训和指导。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持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展演和戏曲进校园活动。稳妥推进将音乐、美术、书法、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纳入中考科目。推广使用劳动教材和读本,举办中小学劳动教育经验交流现场会。制定《银川市家校共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实施意见》等规定,切实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
    五是聚焦热点难点,坚持不懈提高教育满意度。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建成银川互联网教育研究中心,实施二期京银“互联网+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双优云桥”项目,办好全国“互联网+教育”现场会。推进“两个实验区”建设。持续完善银川市智慧教育系统。制定《银川市中小学“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指南》,推进“三个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稳妥推进中考招生改革,构建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机制。持续巩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成效,推广兴庆区校外培训机构网格化监管工作经验,试点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教育培训资金监管平台”。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扎实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双减”、校园安全等督导检查,抓好国务院和自治区督查反馈问题整改。
    六是聚焦提升贡献力,坚持教育主动服务发展新格局。提升项目资金保障水平,督促市、县(市、区)政府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实现“两个只增不减”。强化教研“四个服务”功能。加强与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联动,高质量服务保障市委常委会、市委专题会、政府常务会及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审议研究教育领域重大事项,确保党中央、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出台《银川市教育局工作规则(试行)》,着力打造“三表率一模范”政治机关,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深化节约型机关建设,努力争创“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