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银川市教育局官方网站~
依申请公开:申请 查询

兴庆戏曲进校园,培育小小传承人

2021-09-28 12:05

为推进优秀传统艺术教育普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1年9月15日-16日 ,由兴庆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兴庆区教育局主办,兴庆区文化馆承办,兴庆区各中小学协办的2021年兴庆区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活动分别走进了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小学南校区、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海宝校区。

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小学南校区

戏曲讲演课程

活动现场,戏曲老师们首先为大家展示秦腔《裱花》、《血泪仇》等选段,一段段经典剧目在现场引起了强烈反响,华丽的行头、高难度的唱腔以及唱作俱佳的表演都吸引现场的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观看,不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戏曲老师在讲解“四功五法”时,挑选了部分同学上台示范,同学们纷纷全情投入,手指抖一抖,身体晃一晃,发辫甩一甩,举手投足之间,一颦一笑之瞬,都蕴藏着戏曲里的独特意境和特定含义;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步伐,都彰显了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无不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之美。

一段板胡独奏《秦腔牌子曲》过后,同学们不禁哼起了旋律,仿佛还沉浸其中。道具体验环节中,在老师的指导下,三名身着戏服、面带妆容的同学拿起大刀昂首挺立的站在台前,仿佛下一秒就要投身战场,冲锋杀敌。

非遗川剧《变脸》互动展示环节中,同学们热情难挡,激动不已,惊呼声、鼓掌声响彻课堂。大家纷纷表示自己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它不再只是一门有“年代感”的艺术,而是幽默、生动且接地气的文化瑰宝。非遗之美就在我们身边,经典的优秀文化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软笔书法课程

墨韵溢校园,书法显魅力。一横一竖,写的是文人风骨;一撇一捺,传承的是中国文化。中国汉字书法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外化体现。

戏曲讲演课程开展的同时,软笔书法课程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讲台上,书法老师细致讲解笔画笔顺要点,分析字形字理。学生们一边学习字形结构,一边按照老师的要求全神贯注地书写着。

根据同学们对于书法的掌握程度,老师让大家集中练习“福”字,大家拿起毛笔,直立腰板,一笔一划写得极其认真。最后,由老师挑选了部分同学上台进行了作品展示。

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海宝校区

戏曲老师们在现场演绎了秦腔选段《裱花》、秦腔选段《血泪仇》、板胡独奏《秦腔牌子曲》等,并结合小旦身段、秦腔服饰水袖等进行展示。极具传神的扮相、惟妙惟肖的表演、悠扬婉转的唱腔,把戏曲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表演环节过后,戏曲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戏曲知识,并对生、旦、净、末、丑各戏曲行当进行了演绎说明,同时阐述了戏曲道具的名称和用途。随后,老师对现场讲解的知识进行提问时,基本每位同学都可以对答如流。

互动体验环节中,六名同学一登台,他们的戏曲扮相惊艳全场,台下同学们情绪高涨,掌声不断。在老师的指导下,台上的同学们学起了把式动作、拿起了道具马鞭,台下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其中,学起了兰花指、兰花掌,大家学得有模有样。非遗《变脸》作为压轴节目,自然是惊喜不断,大家争先恐后的凑上前来想与老师握手,现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以一颗学习之心,热爱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精神探索,也是大家对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师生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