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2月21日,灵武市各学校集中开展了防震减灾演练活动。此次演练覆盖全市多所学校,各校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校园安全织密了一道坚实的防护网。
在灵武市职业技术学校,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成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课堂上,老师们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详细讲解了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疏散逃生的注意事项以及震后的自救互救技巧。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更通过模拟演练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随着警报声响起,各班级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迅速反应。他们用书本、书包等物品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进行紧急避险。待第一波震动稍缓,学生们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弯腰低姿、快速有序地向操场等空旷地带撤离。整个疏散过程紧张而有序,各班级到达指定地点后,班主任立即清点人数并向学校领导报告,确保每一位学生安全撤离。
灵武市第一中学以年级为单位组织演练,要求全员参与、确保安全。上午10点,地震预警和疏散警报相继响起,学生们在老师引导下,先躲在课桌下紧急避险,随后有序撤离。各楼层疏导员认真履职,整个演练用时3分25秒,有效增强了师生应对灾害的防范意识。
灵武市第七中和灵武市狼皮子梁学校也分别举行了演练。第七中学通过演练让学生掌握防震避震知识和防护方法;狼皮子梁学校全校师生仅用时两分零三秒就全部安全集合,演练后王磊主任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灵武市第四小学以实战检验应急预案,2600名师生仅用2分40秒就全部安全抵达操场,全程秩序井然。杨正东校长总结时强调,安全无小事,要常态化开展应急教育,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灵武市第五小学在演练前制定了详细方案,并借助校园广播普及防震知识。演练警报响起时,全体师生迅速按预定路线有序疏散至操场,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展现了师生良好的应急反应能力。
在灵武市第十一小学的地震演练中,师生们迅速反应,躲避、撤离动作规范。到达操场后,各班快速清点人数并上报。吴亚楠主任总结时肯定了师生的表现,同时提出优化建议,此次演练有效提升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灵武市郝家桥第二小学教师在演练中迅速组织学生躲在课桌下,用书本、书包护头。“地震波”减弱后,学生们有序撤往操场,整个避险疏散过程仅用时53秒,且无人员遗漏。马明亮校长总结时肯定了师生表现,同时指出改进方向,为今后的演练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灵武市第七幼儿园,老师们通过图片、故事、动画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讲解地震相关知识,包括地震发生时的征兆、如何正确躲避危险等,用童趣化方式让孩子们初步了解防震减灾的重要性。随着警报声骤然响起,孩子们迅速在老师的引导下,躲在桌子、床铺等坚固家具的旁边或下面,用小手护住头部,尽量蜷缩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待“地震波”减弱,疏散警报响起,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快速且有序地向室外安全区域撤离。
校园安全重于泰山,防震减灾任重道远。此次多校联动的防震减灾演练,不仅检验了各学校的应急预案和组织能力,更在师生心中播下了安全的种子。灵武市各学校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完善应急机制,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每一位师生的平安成长保驾护航,为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