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由宁夏教育厅联合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农村厅、总工会、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行共同举办的2023年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在银川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银川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喻有朝在致辞时说,学院作为宁夏“双优”建设学校,为宁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将严格按照组委会要求,举全院之力精心组织、热情服务,做好各项工作,为各兄弟院校的师生们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确保各项赛事顺利进行,并以办好此次全区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乘势而上、奋楫争先,努力把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为宁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贡献力量。
银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艳菊在致辞中指出,银川市将持续贯彻落实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教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安排部署。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精准对接全区各职业院校,紧密对接产业链人才需求,真心实意服务人才、真材实料支持人才、真抓实干成就人才,培养储备大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谱写“走在前、作表率”的银川篇章。
宁夏教育厅职成处王玉林处长介绍了2023年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基本情况、赛程和有关要求。他指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目的在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推动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局面。我区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要始终贯彻好德技并修的思想、切实贯彻公平、公正的精神,做到安全、有效、有序。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关心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并将其作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重要举措。
本次大赛从4月17日全面开始,4月21日结束,设24个分赛点,由24所院校承担。大赛共设置206个赛项,分中职组、高职组。共设206个赛项。其中,中职组 16个专业大类,86个赛项;高职组 16个专业大类,120个赛项。20个赛项紧密对接“1+X”证书项目,19个项目紧密对接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参赛选手采取院校推荐和组委会抽取相结合的办法产生,也就是“1+1”组赛方式,在院校推荐参赛选手的基础上,组委会在赛前一周,从学籍系统里抽取各参赛院校各赛项所对应专业的二年级在籍学生,本次参赛选手超过7422人。大赛裁判由各参赛院校推荐,建立专家库,由大赛组委会抽取。本次推荐入库的院校、行业、企业专家共计1207人。大赛督查员由大赛秘书处统一选派督查组进行赛程督查,共选派督导员40名。
裁判员代表宁夏机械工程学会鉴定所所长,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张元喜和参赛选手代表银川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建筑装饰技术专业学生刘硕分别进行了宣誓,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了2023年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银川职业技术学院共承办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养老照护技能、混合动力汽车维护、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营养配餐制作、美术素养等18个大赛项目。
据悉,此次大赛具有前瞻性、代表性、创新性等特点,大赛的设立顺应了产业发展大势,竞赛试题、规程、赛点、设备更贴近实际,竞赛更具前瞻性;竞赛的规模更宽广,共设有24个比赛地点,全区近万名中高职学校的师生代表参赛,竞赛更具代表性;竞赛的内涵更丰富,本次大赛考虑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接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设置了赛项,竞赛更具创新性。大赛的开展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坚持“以赛促教”理念,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时代风尚的必然选择;既是充分利用技能大赛这一重要载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良好氛围的有效举措,也是以新修订职业教育法为准绳,强化专业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加大“三教”改革,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全区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重要路径。
为了让大赛走深走热,激发广大师生参赛积极性和热情,本次大赛还制定了激励政策。对报名参加单独招生考试的考生,获得由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或联办的自治区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经自治区教育厅核实并在教育厅门户网站公示后,可由招生院校在统一考试前单独组织综合考察后免试录取;大赛获一等奖的选手,如赛项属于自治区人社厅公布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内容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相应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此外还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工作者奖和突出贡献奖。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共同巡视了技能大赛场地、观摩了实训室,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学院能源化工、智能制造和交通运输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