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银川二中在高中部党员活动室举办学校发展共同体,已经申报并通过“宁夏第六届基础教育课题”的课题开题论证会。
教师发展处张占兵主任首先介绍评议专家、宣读立项决定及课题名单。大会邀请了五位专家评审,他们分别是银川市教科所副所长董建德、银川市教科所办公室主任丁玉军、银川二中副校长郝全山、银川二中工会主席张永春,银川二中北塔分校校长张维科。出席大会的还有通过申报课题的银川二中教育共同体的九位主持人及其课题组成员、银川二中部分分校领导及高中部35岁以下青年教师。
然后,课题主持人依序进行课题陈述。王萍副校长首先进行课题《高中生涯教育及其有效性研究——以银川二中为例》的论证。王校长首先介绍了自己团队出色的成员:心理教师和团委书记何喜龙、德育工作处主任刘进和副主任李志军、心理健康教师赵欣和班主任魏博。强有力的团队成员是课题顺利的保障。王校长论证中从宁夏区域发展、银川二中办学特色和学生个人生涯规划三方面介绍选题依据,立项一项切合银川二中的发展,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为大会开了一个好头。
景博高中副校长冯丽敏汇报《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中考复习课学习策略行动研究》。冯校长的论证中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习得语言和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学生主动性三方面介绍了课题内容,她引以为自豪的是有成功的教学案例,并与专家进行了积极的沟通。
北塔分校段文老师报告《基于统编教材的单元整合教学探索》。段老师的研究属于热点,她在报告中介绍了拟解决四方面的问题:单元教学的相关概念、单元教学的理念落实现状和分析、教师立足于统编教材实施的单元整合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模式。为在实践中先发现问题、然后有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确定研究方法做了优良示范。
陈少兵副校长报告《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银川二中为例》。课题适应2018年宁夏成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的大趋势,契合银川二中2018年成为自治区互联网+教育及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发展的双示范校。研究方法契合银川二中特色的教学模式。为选择课题研究方法做了示范性探索。支持陈校长课题的基础是近四年银川二中智慧课堂的教育实践和未来一年的大数据的支持,课题的前瞻性在于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介入,突破拔尖人才的高质量培养,满足学校高质量发展及面对2022年新课程新教材和2025年新高考至未来教育新挑战的需要。董建德评审肯定了课题对学生观察包括个体对比、整群对比以及从起点、终点看变化的方法。
北塔分校徐磊报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德育工作的整合》。徐老师制定了谨慎的研究步骤:2021.6准备,2021年11开题,2022年11月实测统计数据分析,撰写案例分析和研究报告,2023年结题。
北塔分校的张敏老师报告“基于《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中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研究内容将包括挖掘、整理创新型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软件、课件、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等相关资料。
论证会下半场的高潮在雍海英老师报告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雍老师报告之后评审董建德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课题给出一个细化的总体框架,内容清晰,方法适契。雍老师课题令全场领导和教师眼前一亮。大家纷纷对雍老师团队赞誉不断。
最后报告的是景城中学吕凤琴老师,她报告《新时代中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及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吕老师的课题预期的成果有微课集、学生作品集及校本教材。专家建议将校本课程教材按教育厅要求取消。
与会的五位专家就各个课题提出宝贵的针对性意见。董建德副所长和丁玉军主任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课题中核心概念的界定不能省略,理清思路建议用一段话表示而不是一串数字的排序,课题目标和内容可以更恰当;调查问卷的名称可以更具体,课题研究方法重点选一两个即可,研究的价值可以再接地气一点。
北塔中学执行校长张维科提出“铁匠无样,越打越像!”。课题的题目很重要,题目是评审的第一步。建议教师重视课题实践并鼓励年青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最后,杜殿川校长做总结发言。杜校长说这次会议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对九位课题主持人予以肯定,课题指向问题,解决问题。对专家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提出银川二中高质量发展应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载体,自治区第五届、第六届课题及银川市级课题涉及银川二中众多教师,将课题搞好是银川二中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课题关键在于落实,为此杜校长提出五点要求和希望:
1.教师发展处要做好课题的管理、服务和评价工作,抓住主持人挂牌督战,督战课题研究过程。对课题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挖掘银川二中的优质教育资源,为课题把脉诊断,让课题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2.课题主持人要加强深度学习,为课题下一步研究奠基。要组织课题参与者从课题的理论、文献和相关成果处学习,保障课题的深入。还可以从其他课题团队处学习。杜校长还特别表扬了雍海英老师团队
3.课题参与者要加强过程研究,把课题的每一步都走扎实。做有意义的课题研究,做对个人、对团队、对学校有用的研究!
4.加强团队建设。有些老师可能从未做过课题,希望主持人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本着对成员负责的态度做研究。将来可以让成员独立申报并做课题,为学校做贡献,为个人的发展加上重要的砝码。
5.课题研究要具有可推广性。
杜校长分享了自己2014年参加的“集团化办学的实践研究——以唐徕中学为例”,该课题申请到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是当时中学唯一申请到的该类重点课题。该课题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发展和校级大教研方面做出了努力,为学校取得了一些成就。课题结题时发表论文六篇,并成为自治区首届科研成果推介课题,在石嘴山向全区教师推广该成果——“集团化办学”。
杜校长再次鼓励各位主持人要抱有将课题向全区推广的雄心,将课题研究服务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评价。为银川二中再次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会后张占兵主任要求35岁以下青年教师首先自拟一个课题题目,并鼓励更多教师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银川二中供稿